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生涯规划

高考后​三年才弄明白的

2018/2/26 12:36:25 人评论

我现在读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在校期间我在省报社实习了三年,途中又利用寒暑假打工,努力挤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出去旅行。在这期间遇到很多人,懂了很多事。例如在报社:认识了跑各个口的记者老师,男士博学女士优雅;报社工作有章程而又清闲,但其他媒体行业加班熬夜是正常…

       我现在读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在校期间我在省报社实习了三年,途中又利用寒暑假打工,努力挤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出去旅行。在这期间遇到很多人,懂了很多事。例如在报社:认识了跑各个口的记者老师,男士博学女士优雅;报社工作有章程而又清闲,但其他媒体行业加班熬夜是正常的。所以记者都是带着“无冕之王”的帽子在外行走,在别人的眼里充满羡慕和赞美。

       寒假回自己的小城市打工,目睹太多同龄人的遭遇:第一种,高中后去本地打工,勉强生活,每个月赚2k,还着上万元的借呗;晚上下班还要滴滴打车去网吧打游戏,第二天情绪低落地继续工作。第二种,高中后去外地打工,在外面拿着3k-4k的工资,一年终了也不能给父母1k生活费。还有年龄比我大10岁的一类人,她们夫妻分离,住员工宿舍,一个月回不了几次家,五六岁的孩子天天用手机视频看爸爸妈妈。一个月也是2k的工资,不知道能给家庭带来什么多大经济效益,可是孩子却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夜夜陪伴。我见过40多岁的阿姨在KTV做保洁,真的很辛苦,熬夜到三点,北方的冬天又特别冷,看着阿姨的电动车驶进夜色。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没有办法,可替代性太强的人没有价值。人生中有两场最重要的竞赛,一场发生在你还是只小蝌蚪的时候,一场发生在高考。前者让你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后者给你机会去看到更大的世界。

       高考是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开关之一,考上好大学、拥有好的学历背景,就可以见识更大的世界。而在不那么好的大学,很多人可能连一个仰望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没有榜样,没有比较,没有激励。他们对于什么是优秀的年轻人,什么是社会精英,什么是职场如战场,什么是诗与远方,什么是财务自由……他们也许很难有机会真正接触这些,只能靠不切实际的小说和电视剧来认知。这就是客观上的差距。

       高考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大四面临求职你就会发现:企业会用学历设门槛,985、211或者研究生、博士文凭。因为实践经历、为人处世、性格闪光点都是可以在简历上编造的或是在面试官面前装出来的,但是你所在的学校,就是你长久积累的能力素质的最直接的体现。比如主动学习,比如聪明才智,比如耐住寂寞,比如抵抗诱惑,比如持之以恒,比如勤奋踏实,比如自我约束,比如对于上级布置任务的执行力。这些能力和素质,不用在简历上特别标注,你所在的学校档次就能为你说明。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宁愿要好大学的学渣,也不愿意要一般大学的学霸。不公平吗?没什么不公平。

       初、高中的生活看似无味,每天重复上课下课与考试,但是平凡的生活中有真谛。时刻努力着、有张有弛的学习,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读一个好大学。如果现在的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学科兴趣、职业规划,当有一天你走出学校,生活挑战重重、变得混乱不堪的时候,你就会后悔自己在初、高中浑浑噩噩的日子!而时光一去不复返。

       珍惜当下的时光吧,好好学习,紫育生涯为你更好的将来助力。

 


相关资讯

  • 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兴趣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重要的。兴趣驱动着个人的动机和热情,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深远。以下是兴趣与职业关系的一些关键方面:职业选择:个人兴趣在职业选择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们往往会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因为他们更可能在这些领域中感到满足和有成…

    2024/6/21 18:39:20
  • “蓝领”月薪超“白领”大学生,背后是学习能力+冲劲

    近年高考,都有很多发挥不好或者成绩不是很如意的学生,选择去了三本院校,有的考生进入大学还被分配到自己完全意想不到的专业,大学四年叫苦不迭。我身边就有到三本学校学习汽修的同学A,每年学费上万,在上海的读书的生活费也是家里极大的负担,毕业后成为蓝领是他的可…

    2021/1/28 20:47:25
  • 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

    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一、四种气质类型 (一)气质的主要类型   在心理学中,气质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类型之一: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又称…

    2020/6/27 15:27:44
  •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免费工作能力测验

    约翰霍兰德(John L. Holland),美国心理学家、理论学家、学者、研究员、参赞、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名誉教授。他是职业发展模式,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创造者,通常被称为Holland Code。 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

    2020/3/7 16:09:23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